今天是臘八節,臘八節,俗稱“臘八”,是指農歷臘月(十二月)初八這一天。在中國,有臘八節喝臘八粥、泡臘八蒜的習俗,河南等地,臘八粥又稱“大家飯”。
寒氣迎風烈,深冬訴情深,又是一年臘八到。為了讓孩子們感受濃濃的臘八氛圍,了解節日的習俗和飲食文化,合肥市廬陽融創幼兒園開展“傳統民俗 溫情臘八”家園、親子共讀活動。
中一班開展《臘八節的由來》故事活動
“臘八”這個節日得以盛行,除了古老的臘祭原因以外,與后世的佛教傳說也有很大關系。據史書記載,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后,因傳說釋迎牟尼出家后,苦于修行,在饑餓困境中得一牧羊女用“奶粥”搭救,這個日子換算成中國農歷,也正好是臘月初八。佛門為了弘揚此事,宣稱臘月初八是佛祖釋逝牟尼的“成道日”,佛教徒便在這一天施粥揚義,弘揚佛法,舉行各種浴佛活動。因而臘八又成為了佛教的“成道節”。
由此,我國固有的傳統節日“臘八節”的內涵和風俗活動在中外文化交流過程中得以豐富和發展。
宇宙班開展說唱《臘八節》兒歌活動
小孩小孩你別饞,過了臘八就是年。
哩哩啦啦二十三,二十三糖瓜粘,
二十四掃房日,二十五買豆腐,
二十六買斤肉,二十七宰只雞,
二十八把面發,二十九蒸饅頭,
三十晚上熬一宿,除夕的餃子年年有。
家長分享·太陽班王沁琳媽媽
太陽班王沁琳家長分享:小孩小孩你別饞,過了臘八就是年”。過了臘月初八,很多地方就開始準備年貨了,殺年豬、做豆腐、蒸年糕、采購,年味兒逐漸濃厚了起來。今天帶寶貝去圖書館閱讀關于臘八節的書籍,通過親子閱讀的方式讓她知道“臘八節”的由來。
親子閱讀,以書為媒,通過開展共讀活動,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,增強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,讓孩子們沉浸在濃厚的書香家庭氛圍中,促進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、精神豐盈的人。
圖片:網絡 班級老師 家長
文字:張善珊
編輯:張善珊
校對:李慧娜
初審:王韋韋
終審:朱晨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