課程起源
基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,合肥市廬陽融創幼兒園加強對小朋友的個人衛生意識。孩子們慢慢養成了勤洗手的習慣,漸漸地愛上了洗手。
每每活動結束后,發現太陽班的孩子在洗手時總喜歡逗留很久,原來他們喜歡上了洗手時滑滑的感覺、喜歡聞一聞肥皂淡淡的香味、更喜歡洗手時搓出的很多泡泡……孩子們對泡泡的好奇,開始了一段玩轉泡泡的探索之旅。
泡泡大討論
泡泡都是在哪里出現呢?
我的泡泡機,按鈕一按就出來了。
我洗手的時候也有好多泡泡。
從討論中我們發現孩子們對泡泡是怎么來的,哪里會有泡泡,了解的比較少。小班幼兒雖喜歡探究自己日常熟悉的事物,但探究視角小,探究興趣不穩定,對教師的提問雖能給出實時的回答,但說得較簡單,通常是重復已有的想法或同伴的表達。于是我們布置了一項家庭小任務:“泡泡親子大調查”。
親子大調查
洗衣服的時候有泡泡。
洗澡的時候,有很多泡泡,叫泡泡浴。
嘴可以吹泡泡,泡泡機里有泡泡。
洗頭能搓出來好多泡泡。
洗手的時候也有好多小泡泡。
我爸爸喝可樂的時候也有好多小泡泡。
原來除了吹泡器吹出來的泡泡,爸爸喝的啤酒里有泡泡,爸爸喜歡喝的可樂里也有泡泡,泡泡就在我們身邊。只要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,就能發現許多奧秘。
制作泡泡
哪些材料可以制作泡泡呢?
用肥皂可以做出泡泡。
經過調查,孩子們發現洗潔精和洗衣粉遇水攪拌能吹出泡泡,肥皂在水里搓一搓就能吹出泡泡。
吹泡泡工具
\
小朋友們集思廣益,找來了扭扭棒,用扭扭棒制作的工具開始吹起來了。
泡泡游戲
前兩天學習了歌曲《泡泡糖》,小朋友們在操場上手拉手,邊唱歌邊游戲“泡泡變大了,啪!泡泡不見了”。操場上傳來一陣陣歡樂的笑聲,好不熱鬧呢。
留住泡泡
美麗的泡泡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、幻想和詩意,但它們終會消失。面對這一切,我們展開討論,決定用一種特殊的方式讓泡泡留下來。
泡泡之旅
活動結束后,小朋友們意猶未盡,回家后紛紛和爸爸一起繼續泡泡的奧秘。
在五彩斑斕的泡泡主題里,孩子們總有數不盡的憧憬,享不完的樂趣。作為太陽班的老師,我們很享受在課程中發現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,在活動中,捕捉孩子一剎那的游戲興趣點,并讓這興趣點成為孩子自主,自發游戲的一個契機,幫助孩子發現問題、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,讓孩子們在活動中獲得充分感知、多元體驗和快樂成長!教師永遠是孩子們學習活動的支持者、引導者、合作者!我們的成長仍在繼續。
圖文:張善珊
編輯:張善珊
初審:繆慧珍
復審:王韋韋
終審:朱晨曦